|
农历正月初六晚上,市民谌舒一边收拾第二天上班要用的东西,一边回想刚刚度过的春节。提前打扫房屋,让家里“美美”;多陪父母聊天,让手机“歇歇”;做年夜饭少而精,让盘子“净净”;驾车出行,让安全弦“紧紧”……喜庆欢乐的春节假期里,谌舒以文明的言行举止,呵护这来之不易的新春热闹劲儿。
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,文明是欢度佳节的最好方式。春节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,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、文化的积淀,以及百姓对家的眷恋、对未来的期盼。随着时代变迁,过年的方式有所改变,但年的文明属性始终未变。
赌博、酗酒、铺张浪费等陋习,不应是年味的体现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且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,有不少优秀文化习俗需要传承。扫房子、剪窗花、贴春联、吃饺子、逛庙会……这不仅是家家户户过年的仪式感,也是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习俗,既能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,也能展现各家良好的家风,需要我们发扬光大。然而,与之伴生的一些陋习,也可能在这个时候显露出来。我们应认清陋习不是优秀文化,要坚决抵制、彻底革除。
过一个文明健康、移风易俗、低碳节俭的春节,让年味更醇厚。春节向来是展示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窗口,文明举止最能诠释春节的核心价值。当然,文明过年不是口头说说,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、举手投足间。文明表达祝福,不编发、不转发不良和不健康的短信;聚餐时文明饮酒,酒后不驾车;外出旅游时自觉保护景区设施,维护景区环境卫生;自觉参与“文明餐桌”活动,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……
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。相信,不仅是这个春节,今后的每个春节甚至元宵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等,市民都会文明过节,助力城市文明。(孔北泉)
| |
|
|